新年之初,重症医学科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科室利用VA-ECMO技术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名心源性休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生命。

患者左某,年仅29岁,因腹痛未及时就医,1月22日在外院完善检查后发现阑尾炎坏疽并予以手术治疗,后突发呼吸暂停、血氧低,紧急抢救后血氧仍难以恢复,双肺出现白肺现象,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遂立即联系党委委员、副院长韦华璋、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鄢永安带领科室ECMO团队前往为患者行VA-ECMO治疗。

经与家属沟通患者病情、ECMO治疗中的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实施,并行床旁超声谨慎评估血管条件后,韦院长、鄢主任在超声引导下相继完成右侧股动脉、股静脉穿刺置管,护理团队同步完成ECMO管路预充、安装等一系列操作,随后医护配合成功将三根穿刺管与ECMO管路连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衔接流畅,ECMO机器有序运转起来了!

随着经过氧合的鲜红色血液回流进患者体内,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要转回我院进行治疗。于是ECMO团队进行了缜密的转运流程安排,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联系120院前急救、最佳转运路线、科室床位接诊准备、抢救药品抢救仪器准备.......

晚上19点20分,重症医学科及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通力协作下,有条不紊地推着转运床,带着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ECMO机器及UPS电源等众多仪器设备,克服重重困难护送患者顺利转运至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病房内。

ECMO成功上机,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患者病情诊治、ECMO的管理要求都十分精细,每个细节都决定患者能否救治成功。方全凤护士长专门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督促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预防的细节护理。鄢主任带领团队每日两次查房讨论患者病情,精细化调整治疗方案。在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帮助患者先后度过了休克、出血、凝血、感染等一个个“关卡”,心脏功能逐渐恢复,呼吸功能良好。

1月26 日,经过95小时的全力救治,患者成功完成ECMO下机。3天后相继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撤离有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等各种支持手段,2月1日上午顺利转至全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ECMO(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是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其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该技术能够在患者的心脏和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长时间地维持其生命体征,从而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ECMO作为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代表着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急救水平。此次重症医学科、院前急救、血管外科、全科医疗科、手术室、输血科等多个科室通力协作,成功将患者转危为安,是医院整体技术实力的充分展现,标志着医院具备了独立完成ECMO上机、运行管理和撤机全流程的能力,将为我市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文图:刘瑾 审核:方全凤 鄢永安 周臻 彭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