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省内首例│我院成功开展主动脉夹层新术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3 10:10点击数:

为简化手术操作流程,降低手术并发症,节省医保资金及患者手术费用。介入与血管外科黄玲教授团队践行新理念,近日使用导丝软头在局麻下成功开展了主动脉弓上分支原位重建手术,在主动脉夹层微创治疗技术上实现了新进展。

据了解,本次手术也是江西省内首例不需锐器仅用导丝软头成功开窗,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179AF

主动脉夹层根据累及的范围分为Stanford A和B型,无论哪一种分型的夹层都首要解决的是近端破口,降低近端夹层破裂的风险。

近年来在拓展锚定区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烟囱技术(chimney);Hybrid技术(De-branch);支架开窗(fenestrated);分支型支架(branched)。无论哪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及手术风险。

病情介绍

性别:男性

年龄:76岁

现病史: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胸腹区绞痛,无放射,休息不能缓解,伴恶心呕吐,外院查CT考虑主动脉夹层转我院治疗。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高血压2级,慢支肺气肿。

CTA详解:主动脉夹层(standford B型),范围自主动脉弓至腹主动脉下段,假腔内附壁血栓。近端病变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根部,左颈总动脉距离左锁骨下动脉6.7mm瘤颈处主动脉直径30mm。

C528

治疗难点:1.胸主动脉弓夹层近端已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根部,近端锚定区明显不足。

2. 左锁骨下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后壁,且有成角,为术中原位开窗角度控制带来难点,且市面常见覆膜支架,开窗难度较大。

本次病例黄玲教授团队应用新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在局麻下仅使用0.018" 250T CTO导丝轻松破膜,高效完成对左锁骨下动脉的弓上重建。过程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植入支架后形态好,病变封闭效果好,无膜漏,效果明确,患者预后良好。

1D994

近年来,介入与血管外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吉安介入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台,在微创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上提质升级,开拓创新。引领吉安市大血管疾病诊疗,更好造福老区患者。(文图:侯佩 审核:周臻 彭晓露 黄玲)

2009-2017®版权所有   赣ICP备14006013号-1   卫生厅审核编号:赣卫网审〔2014〕

Baidu
map